top of page

2024楞嚴神奇大法會

法會回顧

法會緣起

妙湛總持不動尊,首楞嚴王世稀有,

銷我億劫顛倒想,不歷僧祇獲法身。


憨山大師云:「不讀楞嚴,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。」《楞嚴經》猶如修行明燈,佛法百科全書,為修行至關重要的一部典籍。這場法會將為您帶來心靈的指引與明悟本心的契機。


「首楞嚴」為一切事究竟堅固。森羅萬象,皆在妙湛總持之一念心當中,此心堅固不摧。楞嚴神咒,是諸佛共同一心,頂放百寶光中,湧千葉寶蓮,應化如來坐蓮台上,光光相照,同音宣說。這神奇的示現,徧現十恆河沙。如今,大眾仰觀,楞嚴再現,以萬眾一心,求佛慈佑,普降法筵。


八角壇場與須彌山的設計理念

(一)八角壇場設計理念

在《楞嚴經》中,佛陀宣說《楞嚴神咒》時,場面壯麗非凡。當時,世尊從頂上放射出白寶無畏的光明,光中涌現千葉寶蓮,而在蓮花之上,化現出無數佛陀的形象。當你誦念這段經文時,是否會不自覺地想像這個場景?彷彿在眼前看到無數佛陀從佛陀的頂上顯現出來。然而,這個境界雖然美妙,卻也十分抽象。要真正體驗和理解這種境界,還需「眼見為憑」。

 

因此,我們這次將努力重現《楞嚴經》和《楞嚴神咒》誦念時的場景,力求高度還原經中描述的境界。我們選擇在板樹體育館內設立壇場,遵循楞嚴經教義如法設立外型八角之禪堂為此次法會特點,在壇場正中,我們設置了一個傘蓋,象徵著千葉寶蓮,並在持咒時會化現出無數佛陀的化身。這樣的場景彷彿是一個法輪,不斷旋轉,而這旋轉是隨著人們誦念《楞嚴神咒》的音韻流動自然產生的。

 

當我們開始持誦《楞嚴神咒》時,功德主們將逐步靠近壇心,一邊持咒一邊繞佛,沿著預定的路線行進。這樣的設計,不僅再現了經中的莊嚴境界,也讓參與者能更深入地體驗和參與法會的殊勝氛圍。

 

這樣的行動彷彿將整個宇宙的力量匯聚在一起。隨著人流的運動,咒語的音聲與空氣在場內流動,形成一個強大的漩渦。一部分漩渦向內旋轉,另一部分向外旋轉,通過大家的人流與咒語的共振,將這種功德力旋轉起來。最終,這樣的功德力形成一個強大的磁場,與天地宇宙產生共振,增強整個法會的能量。

(二)八角須彌山設計理念

本次主座八角型須彌山圖騰,採四位設計師集體創作。主導構思有陳瑩娟老師、陳淑強老師、王挺宇老師以及景雅琦建築師搭配助理一起完成。內容涵蓋幾何圖形、山川意象、莫比烏斯環、表現地水火風等的藝術創作。

 

寶嚴禪寺總建築師景雅琦及其事務所夥伴的設計,以「莫比烏斯環」象徵宇宙的無窮無盡。陳瑩娟老師的設計分別呈現宇宙萬物的因緣法則及生生不息。王挺宇老師則從《華嚴經》理解《楞嚴經》融入設計中,以風輪象徵眾生的狀態。藝術家陳淑強老師以感恩之心設計須彌山圖騰,表達菩薩的庇佑。

 

在王挺宇老師帶領下的小善士,負責十二星宿,小須彌圖騰完成後下午接續星際火車軌道鋪設,由楞嚴神鼓隊經理筱津及同修帶著兩位孩子宇宙鐡道站長高熙宸、高煕鈞進行無膠接軌的鐡道工程,連結起十三座須彌山,展現出法會的活力與創意。




法會儀式與共修的莊嚴盛典

貴賓迎請

在楞嚴神奇大法會上,特邀行政院政務顧問羅文崇、前新北市市議員張綱維、壹傳媒總編輯璩美鳳等貴賓,迎請主法大和尚,並手持光音琉璃寶虔誠獻供。



神奇持咒繞壇共修

在神奇持咒繞壇共修中,1300位信眾虔誠參與,齊誦《楞嚴經》、持楞嚴咒,繞壇行法。經咒聲繚繞法界,氛圍莊嚴殊勝,參與者以清淨身心修持,祈願眾生安樂、世界和平,展現佛法無邊的加持力。



金剛藏王菩薩的護持

金剛藏王菩薩手持金剛杵與磑甲,展現堅毅不動的守護之力,莊嚴形象充滿威德。祂發下誓願,守護一切持咒修行者,使其免於障礙與困厄,並助其增長智慧與福德,護持佛法永續。



楞嚴神鼓的氣勢與力量

(1)楞嚴神鼓隊成立源起

忉利天中有天鼓,從天業報而得生,知諸天眾放逸時,空中自然出此音。

寶嚴禪寺弘化特色中,以菩薩不捨一眾生的悲願,攝化眾生涵蓋0~100歲。2024年暑假,寶嚴禪寺舉辦了史上最長為期兩個月可全住宿、全素食的小善財暑期夏令營。期間宗務長見輝法師有感現今社會3C帶來的利弊,學子們因應課業需求必須接觸3C產品,而3C也成為人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若加上家長們忙碌,常把3C做為保母替代陪伴的職責,孩子們一旦接觸這個充滿陷阱的網路世界,很可能一觸即發,成為不可收拾、無法回頭的網路成癮,大人如是,而還處於懵懂無知的孩子又豈能躲過。


(2)楞嚴神鼓隊密集團練

短短兩個月的密集訓練,由多年經驗豐富的康誠老師指導,孩子們重新找回了學習的熱情與專注的眼神。在訓練的過程裡,配合引導要求孩子需要背誦素有咒中之王稱號,共計2620字的楞嚴神咒,才能獲得報名資格。令人驚嘆的是,孩子並沒有因此退縮而是把握夏令營的共修期間,集同儕的力量,快樂且朗朗上口地誦念著每一字每一句。





(3)法會中扮演重要角色

法會開場迎請儀式中,由32位活力滿滿的孩子們年齡介於4至13歲,以震撼的喝喝聲,展現出卓越的專注力。出場氣勢威武,鼓聲鏗鏘有力,動作井然有序,激昂猶如戰鼓的隆咚聲,澎湃且震撼,迴盪在整個壇城中成功地揭開法會序幕,展現著行者勢如破竹,降魔成道的決心與毅力,成為法會上最引人注目的亮點。



(4)超乎預期的回響

寶嚴禪寺弘化特色涵蓋0~100歲,讓每個人皆有所用實現「禮運大同篇」的願景,期望透過相關活動,引導孩子輕鬆且愉快學習佛法,進入佛法堂奧,並在團體活動中培養自信與專注,為他們的成長之路奠定堅實基礎。




冥陽兩利的大蒙山施食與牌位意義

(一)關於大蒙山施食

昔日,阿難尊者於定中見面燃鬼王,其形醜陋,顏面熾燃,腹大喉細無法飲食。鬼王預告阿難三日後即將命盡,投生餓鬼。阿難甚為驚恐求助於佛。佛陀教其施食法門:以咒力加持,施諸飲食,令諸餓鬼得以受用飽滿,解脫苦身,得生天上。

 

宋朝四川蒙山不動法師,為普濟幽冥眾生,輯成蒙山施食。興慈大師,在儀軌中加入六番開示,救度幽冥眾生,故稱為大蒙山施食。施放大蒙山,恭請有德行的大僧主壇說法,藉佛力、法力、自性功德力,破地獄門,引領六道群靈臨壇聽經、聞法受食、受皈依、懺悔…等,而得清涼解脫。

 

寶嚴禪寺大蒙山法會特別設置:此次無遮法會特別準備2400人份的熟食普桌、1200箱普施平安箱與3000個星星包與里民結緣,象徵佛法的慈悲普施。更以數4500斤白米堆砌大小須彌山共十三座,上置忉利天宮,為佛陀說法堂之代表。十二座小須彌山綴以十二星宿,代表無數小千世界,菩薩眾會前後圍遶。儀程中變食真言及甘露水真言特誦持一百零八遍,仰仗咒力加持將一粒米變為七粒,七粒再增勝成四十九粒,輾轉變現無量無邊。祈使法會中,眾生不但藉助共修功德得到豐盛食物的飽滿,更於聞法中得以脫生善道;普施箱中備有精美乾糧,普桌獻以豐盛餚饍,以此種種百味施諸眾生。

 

普施者得以壽命延長、增益色力,廣結善緣。並以天餚上味供養三寶功德,恆為諸佛稱歎,諸天善神恆來擁護,成就檀波羅蜜無量功德。

 

(二)設立牌位有甚麼意義與功德?

設立消災牌位即是為陽上在世者,藉由供養三寶,誦經禮懺等佛事,消災增福延壽。

設立超薦牌位則是為往生者藉由清淨僧及大眾用功誦經持咒、禮懺等等佛事,藉以仗三寶慈力,拔薦亡者離苦得樂。超薦累世寃親債主,於修行過程才能無有障礙,於世間事業、家庭才能順遂如意。

 

設立牌位就如同是參加法會的入場券。一張牌位就如同一張法座,是入場參加法會及領受功德的依據,對於沒有門票卻要硬闖的眾生,這時龍天護法為維護道場清淨安寧就會將其繩之以法或驅離會場。因此在法會時登記消災、超薦牌位,憑藉大眾專修的功德回向,陽上者能增福延壽,往生者超生善道。實為冥陽兩利,自利利他。



bottom of page